金融界4月17日消息4月15日-17日,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以“行稳致远,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中国与世界、市场与监管、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共商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问题,为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在第七场全体大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保持当前的创新活力的主力军之一是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技术的发展,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市场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切实释放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
中小企业是经济创新的主力军
黄益平简要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总结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有:规模大,政府在金融体系的运营中干预相对比较多,金融监管尚未真正发挥作用,以及银行主导。
而在这样的金融系统中,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能够更好地支持经济创新?黄益平强调,“经济创新”既包括“独角兽”企业,也包括“大象”企业,但更多还是中小企业。因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增长模式从过去的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而原来的低成本发展模式不能为继,简单的产品、技术、管理也不可能支持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因此,今天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已经不简单是公平问题、普惠问题,而是关系到经济能不能持续增长下去。因为增长模式变成了创新驱动型,核心问题就是经济能否创新,而创新的主力恰恰就在中小企业。”
金融科技发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黄益平认为,这两年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环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困境仍然存在。因此,从保持经济创新活力的角度来说,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应该持续加大:从大的方向来说,就是怎样改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政策方向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当中的比重。即便在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主导体系下,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也可以不断创新、改革,进而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经济创新。
当前数字金融发展是中国金融发展特色之一,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两个系统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黄益平建议,在银行系统中,利用数字技术能够改善金融服务,尤其可以改进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方式。
“数字技术这一套最大的优势是一方面可以通过平台的长尾效应解决金融服务过去很难实现的获客难的问题,所有的客户上来之后,就可以留下数字足迹,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做信用风险评估,从而决定要不要给它融资。这方面,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已经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在特定的融资范围里,他们的风控做得是很不错的。”
黄益平认为,传统金融机构发现给中小企业很难服务,主要是获客难和风控难,利用数字技术以后,就可以克服这样一些障碍。“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有很大突破性进展,主要来自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展望“十四五”,随着金融科技水平的进步,相信普惠金融将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在直接融资市场,也就是资本市场,现在出现北交所能够专门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吸引很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效率并且有效地降低风险?黄益平建议利用大科技信贷、大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做信贷决策,分析这些准备上市或上市以后的公司的创新潜力、市场前景或者可能的财务状况,在传统数据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给它做一个很好的投资分析。
“如果这一条路能走出来,那么我们的数字金融就不仅仅是提供移动支付和提供贷款的问题,而是在资本市场上走出一条新路,同时也能支持中国很好地克服下一轮能不能创新的大难题。”黄益平最后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