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人有一笔年终奖到账,随着行情的回暖,不少投资者盘算着将年终奖投入到股市中去。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理性,非理性的投资者会成为股票市场上潜在的牺牲品。在年终奖进入股市之前,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思考下,自己是否是理性投资者?
三问
华尔街最传奇的基金经理无疑是彼得林奇,他在1977年~1990年年化收益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彼得林奇建议投资者入市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是我有一套房子吗?在你确实要进行股票投资之前,应该首先考虑购买一套房子,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能够做得相当不错的投资。房地产跟股票一样,长期持有一段时间的赚钱可能性最大。与股票经常频繁换手不同的是,房地产可能会被一个人长期持有。人们买卖股票要比买卖房屋便捷得多,卖掉一套房子时要用一辆大货车搬家,而卖掉一只股票只需要敲下键盘就可以搞定。
在购买房屋方面,人们几乎都是优秀的投资者,因为他们懂得检查房子质量、检查房子地理位置,检查房子周围的配套设施。难怪人们能够在房地产市场赚钱却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房子往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却只花几分钟时间。人们在持有房地产时也更加理性,当人们看到“房价暴跌”这个标题时,并不会吓得马上将房屋出售。
二是我未来需要用钱吗?在你买股票之前首先检查下家里的财政预算情况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比如你在未来两三年内不得不为孩子支付大学学费,就不应该把这笔钱用来投资股票。股票未来10~20年的走势相对来说是可以预测的,至于未来两三年内股票价格是涨还是跌,对于这个问题预测的可能会与你掷硬币猜正反面的准确概率差不多。
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资金只能限于你能承受得起的损失数量,即使这笔损失真的发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三是我具备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吗?这是所有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应该包括: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超然、坚持不懈、谦逊、灵活、愿意独立研究、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以及能够在市场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响保持冷静的能力。
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只有公司基本面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就一直持有手中的股票。
三答
如果你计划终身吃汉堡包,自己又不生产牛肉,那么你希望牛肉价格更高还是更低?
如果你时不时需要买车,自己又不是汽车生产商,那么你希望车的价格更高还是更低?
现在进入最终的测验:如果未来的五年,你预期成为一个“净储蓄者”,你希望股市在这段期间是高还是低?
“很多投资者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即便他们在未来很多年都是股票净买家,但股价上升的时候,他们会兴高采烈;股价下跌的时候,他们会垂头丧气。实际上,他们为即将购买的‘汉堡包’价格上涨而高兴。这种反应令人匪夷所思。”巴菲特说,只有那些打算近期卖出股票的人,才应该看到股价上涨而高兴,未来的潜在买家应该更喜欢股价下跌才对。
巴菲特还说,“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们从低价投资于很多股票和企业中获利甚丰。那时的市场,对短期炒家持有敌意,而对长期投资者却很友好。”
巴菲特表示,这中间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未来你只是买入股票,无论你用自己的资金直接买入,或通过你的公司间接买入,上升的股价只会对你不利。反倒是股价平平对你有利。
然而情感这个东西经常是复杂的:大多数人,包括那些未来只打算买进的人,看到股价上升会感到舒服。这些股东的心态,就像一个天天开车上下班的人,刚刚加满了当天的汽油后,发现油价上涨而心怀喜悦一样。
巴菲特接着说:“这里,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早年的时候,也会因为股价上升而高兴。直到一天,我读到了本·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一书的第8章,我立刻明白了权衡之道,从此视股价低迷为朋友。读到那本书是我生命中最幸运的时刻。”
笑话
巴菲特经常引用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到了天堂的石油勘探员,在遇见圣徒彼得时,得到一个坏消息。“你有资格居住在这里。但是,你也看到了,为石油界准备的院子已经挤满了,没有办法把你挤进去。”勘探员想了一会,问圣彼得,可否对现在的居民说一句话。这对于圣彼得没什么害处,于是勘探员用手拢起喇叭大声喊道:“地狱里发现了石油!”瞬间,所有的人都冲了出来,直奔地狱而去。这给圣彼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请勘探员入住天堂,但勘探员踌躇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该跟他们一起去。别忘了,谣言也可能是真的。”
彼得林奇为自己过早卖出一些大牛股而懊悔不已,他反思到,对于投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的公司,要一直坚决持有,而不应该短期持有后过早卖出。彼得林奇曾在联邦快递5美元时买入,并在10美元时抛出,但两年后眼睁睁地看它上涨到了70美元。彼得林奇常常自嘲这样做是“拔掉鲜花浇灌杂草”。
芒格曾阐述道,有这么两类企业:第一类每年赚12%,你到年底可以把利润拿走。第二类每年赚12%,但所有的现金必须进行再投资——它总是没有分红。“这让我想起那个卖建筑设备的家伙——他望着那些从购买新设备的客户手里吃进的二手机器,并说‘我所有的利润都在那里了,在院子里生锈’,我们讨厌那种企业。”
关键词: